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比较 汽车比较

核动力的汽车,全球第二一款核动力汽车

tamoadmin 2024-05-17 人已围观

简介1.谁能详细的介绍航母? 太空探测器是人类揭开宇宙神秘面纱最有效的工具,探测器上会携带很多精密仪器,对探测对象开展科学研究,那你是否思考过,这些仪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对于地球上的精密仪器而言,必须通电才能够工作,同样,就算是这些精密仪器被搬到太空,依然离不开电能。 最早,航天的太空探测器都是采用太阳能提供能量,免费还相对好用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不过,免费的东西

1.谁能详细的介绍航母?

核动力的汽车,全球第二一款核动力汽车

太空探测器是人类揭开宇宙神秘面纱最有效的工具,探测器上会携带很多精密仪器,对探测对象开展科学研究,那你是否思考过,这些仪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对于地球上的精密仪器而言,必须通电才能够工作,同样,就算是这些精密仪器被搬到太空,依然离不开电能。

最早,航天的太空探测器都是采用太阳能提供能量,免费还相对好用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不过,免费的东西还是有弊端,一旦探测器进入星球的背面,就彻底没有了能源,整个设备不仅无法工作,而且太空低达-270 的温度,低温状态下,这些仪器会损坏。

纵观世界范围内,能在太空中利用的能源中,目前只有核电池是寿命最长,稳定性最好的。

小发电站

其实,核电池用到探测器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几十年前,美俄冷战时期就有大量航天器使用核电池。

其实,核电池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电池,它的全称是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简称RTG。

核电池的原理并不难,跟核发电站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利用了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热能推动发电设备工作,产生电能,

航天器上采用的核电池一般是放射性元素钚-238。

钚的威力比铀还要大,钚和铀都是原子弹的材料,当年,美国在日本广岛用的是铀原子弹,在长崎用的是钚原子弹。

不过核电池用的钚和原子弹不同,原子弹的钚是钚-239(239Pu),而大部分RTG则使用钚的另一种同位素钚-238(238Pu),它比前者的原子核中少一个中子。

少了这颗中子非常重要,钚-238不会爆炸。

顺便说一句,1940年末,美国科学家麦克米伦用60英寸回旋加速器加速的氘核,在轰击铀时发现钚238,次年发现了钚-239,四年过后,就用钚-239就毁灭了长崎市。

真正将钚-238用到太空探测器是在美阿波罗计划。

钚-238衰变

一般来说,放射性元素衰变包括 阿尔法衰变、贝塔衰变和伽马衰变,不过,衰变没有聚变那么厉害。

钚-238衰变过程中,仅会释放一个氦-4原子核(α粒子),当然这一过程属于α衰变。

每克钚-238在衰变的过程中,自发产生的热量可以产生0.568W的电能。

核电池有多贵

由于钚-238是在高速器中人工合成的,这个合成的过程,成本极高,就目前来看,美俄有能力大规模生产。

所以,核电池的热电转换效率非常重要,比如美好奇号毅力号核电池效率达到6.3%,在核电池领域算是效率很高的,如果转换率低化,意味着需要更多钚-238,成本会更高。

那一个核电池组件究竟有多贵呢?

美毅力号探测器

美国当地时间2月18日下午,美国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成为美国第五个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毅力号此行有一个重要目的,采集火星样本,试图找到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美国火星探测器毅力号,毅力号中有一个火星漫游车,重量达到1.03吨,长度接近3米,整个尺寸与小 汽车 差不多,它采用了RTG核电池,整个电池用了4.8公斤钚氧化物,总重量达到了45公斤,功率仅为110W,设计寿命14年,造价达到了7000万美元。

毅力号漫游车(圆圈为核电池)

一个核电池的价格比俄罗斯最贵战机米格35还要贵,确实是太贵了。

天问一号没有核电池晚上怎么办?

上一节说的美国毅力号是在今年7月30日发射,而我国的天问一号是在7月23日发射的,它们共同的目的都是火星。

那么问题来了,美毅力号漫游车可是携带了核电池,我国天问一号仅携带了太阳能电池板,而火星表面,晚上温度为零下70度,天问一号保温成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它晚上该如何过夜呢?

我国航天人另辟蹊径,采用了相变保温系统,以正十一烷为工质,白天温度高时,正十一烷吸热变成液态存储能量,到晚上,正十一烷由液体凝固为固体释放热量,给机器设备保温。

正十一烷相变保温系统的集热窗,位于火星车背部

不过,按照探测器发展规律来看,我国探测器还是循序渐进,毕竟航天大国美国,也是慢慢才引进核电池。

核电池寿命

放射性元素寿命到底有多大,真的像有些人所说的无限寿命吗?

目前而言,就航天器上的核电池来看,别说无限寿命了,能够达到100年就不错了。

核电池的寿命是由其放射元素决定,一般太空探测区都采用钚-238,而钚-238的半衰期是87.7年,当87.7年过后,核电池中钚-238一半数量衰变成钚-234,这也就意味着发电的钚-238减少了一半,能量同样也会减半。

也就是说,核电池的使用寿命是87.7年,这个时间用在太空探测器刚刚好,执行任务的时间足够了。

航天技术可否民用

经常看到新闻报道,很多高精尖的航天技术,转移到民用方面。

毅力号火星漫游车,长有3米,重量达到1.03吨,与现在路上跑的 汽车 尺寸和重量差不多,如果将这个技术民用,基本达到永动机级别了,不需要充电和加油,可行吗?

先来看下,1957年美国福特公司曾经做过第一款核动力 汽车 ,当时就做了一个外壳,拍了概念照片,一直没落地。

距离福特公司的核电池概念 汽车 已经过去60多年了,那现在技术是不是更进一步?我们来进行一个简单的推理。

驱动一台 汽车 正常运行约需要50Kw以上,这个功率是毅力号电池450倍,仅电池重量就要2160公斤,造价更是达到315亿美元,这还是抛开辐射问题的情况。

因此,就目前来看,核动力电池依然是不可行的。

写在最后

考虑到核电池的种种因素,航天技术要用到民用上,还有很长时间的路要走。

谁能详细的介绍航母?

技术觉醒,全擎燃动,星途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技术发布

破解能量密码,释放顶级效能,星途ET-i全擎超混燃擎出世

EXEED星途发布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行业首创3擎3挡9模11速

EXEED星途发布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33911”开启能量迷钥

EXEED星途发布ET-i全擎超混,星核动力锻造国家级“黑科技”

?

1月7日,“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技术正式官宣发布,代表着EXEED星途正式进入新能源混动领域。该项技术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之一,在整个技术攻坚期间,星途汽车的工程师们攻克了系统结构复杂,发动机控制、变速器控制、驱动电机控制以及整车控制深度耦合的众多难题,开创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中国混合动力新路径。

此次公布的“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动力架构中,“最强中国芯”燃油引擎搭配全功能DHT变速箱,实现了行业领先的“3擎3挡9模11速”技术核心优势。结合智能化控制系统、高性能电池组所构成的动力架构,其性能已实现了中国混动技术从1.0阶段向2.0阶段的跨越。但放眼“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技术的未来发展,将有更多更强的动力架构模式出现,今天的惊喜也只是星途汽车雄厚技术实力的冰山一角。

解析行业首创的3擎3挡9模11速,原来简单数字背后都有”黑科技“

如果说未来有无限可能,那仅仅着眼于今日实体呈现的“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动力架构,行业首创的“3擎3挡9模11速”也已足够惊艳。众多“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独有的行业领先“黑科技”,也正是蕴藏在这组看似简单的数字序列之中。

“3擎”指的是该动力架构下内燃机与双驱动电机的智能化组合。其中的“1擎”是1.5T混动专用发动机,能产生115kW的功率和最大230N.m的扭矩,除了这款1.5T发动机外,星途的混动专用发动机还包括1.5TGDI和2.0TGDI两款,效率更高,动力性能更加优异,适用于对动力要求更高的车型。

而另“2擎”则是集成于DHT箱体内的分别为55kW /160N.m、70kW /155N.m的2台电机。与现有混动技术相比,均可参与驱动的双电机和高达6.0kW/kg的比功率是“3擎”傲视群雄的资本。其中超高密度I-PIN扁线电机技术让相同体积下线圈匝数更多,实现了电机体积更小,高效区间前移;扭矩/重量比更高的预定目标,结合齿面双向加工、低拖曳离合器、高效机油泵、主油压跟随策略等等技术措施,使得系统最高传递效率超过97.6%,达到日系产品的同等水平。而星核动力独创的FIO定点喷射油冷技术,在电机运行时采用多点均匀喷射+转子甩油油冷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电机温升,延长使用寿命,经过>3万小时台架验证累积,以及>500万km整车验证累积,证实可以使电机达到行业平均使用寿命的1.5倍。”3档“指的是“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动力架构具备现有混动技术中最多的3个物理档位,更多的档位也决定了该系统能够应对的工况更多,效率也更高,可以最优地平衡动力和油耗。

“9模”则是”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系统所特有的9种工作模式的简称。其中包括单电机纯电动、双电机纯电动、发动机直驱、并联驱动、驻车充电、行车充电等9种驱动模式。他们可以在智能化系统的控制下,依据不同的行驶场景进行自由切换,以最适合、最具效率的模式去匹配不同的路况。更多的行驶模式,自然有着更宽阔的适应范围,这也是与第一代混动系统相比,第二代混动系统的强大的代差优势。

“3擎3档9模11速”即使通过简单的排列组合,我们也能计算出数十种的工作模式。而这里的”11速“则是指,星途汽车工程师们实测的数万个数据综合分析,从中选定的11个能覆盖所有用车场景的挡位组合,既涵盖了用户可能遇到的包括城市通勤→长途旅行→极端路况等几乎所有的驾驶场景,又能实现动力与能耗的完美平衡。这个“11速”可以说是通过大数据积累、分析,优中选优出的精华。比如起步阶段,这是内燃机热效率最低、能耗最大的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设置的是双电机纯电驱动。既能让车辆保持经济的能耗,又能凭借行业内独有的双电机驱动所产生的强大扭矩,改变大家对混动车型起步绵软的固有认知。到了中低速并不需要大扭矩时,系统会自动选择其中一个单电机进行驱动,我们的能耗比启动阶段更低。而到了高架或者绕城高速上,中高速区间的超车必不可少,而且我们知道,超车时用的时间越少越安全,这时候就是3擎齐上阵,输出堪比六缸汽油发动机的510NM惊人扭矩的时候。如果是在上海、北京、成都这样的超级大都市生活朋友,上班往往都要经过绕城高速,这时高速阶段内燃机已经到了它的最佳热效率区间,那就让它来直接驱动。“9模11速”让”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系统的节油率也是世界领先级别的,低电量模式节油率>50%。城市工况节油率>55%,高速工况节油率>35%。

?

从需求出发打造4大核心价值点,科技让鱼与熊掌可兼收

技术服务于人,技术的进步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适、更从容。“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动力架构所具有的“3擎3挡9模11速”则是与用户的利益息息相关。将“强动力、超平顺、长续航、极省油”4大核心价值兼具一身,创造了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科技福利。

混动技术从研发之初,节能便是其核心目的。而混动车型的动力性能、尤其是高速区间的”强动力“一直是不可兼得的奢望。而已经跨入混动2.0时代的”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技术,两驱版本总功率达到240kW,最大轮边扭矩超过4000N.m,百公里加速小于7s,四驱版本总功率338kW,最大轮边扭矩超过6300N.m,百公里加速进入4s级,开出大六缸的扭矩,性能车的提速变成了理所当然。尤其是在高速区间的动力储备和加速能力尤为突出,这也是一项与1.0技术具有代差的性能优势。同时,在TSD双轴驱动技术的加持下,换挡过程中没有动力中断和动力损失,驾驶平顺性感受”超平顺“,堪比纯电车型。

回到混动车型“长续航”和“极省油”的看家本领上,”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技术自然也有上佳表现,除了更可靠更稳定,“不一味的追求高数据、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2.0时代更为成熟的技术思路。是不是能续航2000公里就一定比1000公里要好?还是按用户实际日常需求设计更科学?“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技术用实际应用成果进行了回答。其采用的智能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让3个引擎始终工作在最佳的效能区间,自然能耗更低;全路况自适应动力模式,将动力控制系统与导航系统双芯互联,提前识别路况并智能实现最优动力方案;采用CRBS能量回收系统。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让混合动力车型在2.0时代逐步摆脱了靠加大能源携载来提升数据的初始模式,也让星途汽车的混动新车型摆脱了更大更沉的油箱和电池。NEDC工况电驱动平均效率也实现了行业领先的>90%。同时极具燃油经济性的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智能双电机扭矩分配和智能混合动力控制系统,使得“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传动效率达到97.6%,综合油耗可以达到1L/100km,馈电油耗4.8L/100km。让用户油电优势尽占,买得起用的省。在即将开启销售的“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技术首款车型——星途追风ET-i上,标准版型即可达到纯电续驶里程105km,综合续驶里程超过1000km。让用户带来日常通勤不用油,高速长途没烦恼的用车体验。

国家级”黑科技“光环加身,”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任重道远

在此次以”技术觉醒“为名的发布会上,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书记王志福博士表示:

混合动力项目由于研发周期长,整车布置困难,企业自主的投入研发和推广难度很大,所以国家在历年的科技创新研发计划中对于混合动力系统的研究都作为重点研究课题。

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之一,该项目对于总体性能的要求非常高,很多整车企业都投入了很大精力和技术力量进行该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奇瑞集团在动力系统研发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针对“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项目的技术方案论证非常充分,从而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这才有了今天”中国品牌首个可双电机驱动的DHT;中国品牌挡位最多的DHT;MCU与整箱集成设计,成本低,可匹配多平台车型“等众多优势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而在短短几年内,中国已经依靠新能源与节能汽车技术在世界汽车舞台上稳稳地站住了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与节能汽车生产与销售国家,新能源与节能汽车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我国交通领域的“3060”双碳目标奠定基础。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的问世,也让中国的混动技术首次具备了超越国外先进混动技术的实力,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混动技术“黑科技”,实现了中国车企对混动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

“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技术的推出,让中国的混动技术站在了全球汽车技术的前列;首款应用车型”星途追风ET-i“的即将上市,让星途汽车混合动力技术得以生根开花。以“技术觉醒”之名,向上突破,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迎风劈浪,全擎前行,奔向“工业强国梦”的远方,达成征服星辰大海的伟大愿景。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只。它攻防兼备,作战能力强,能遂行多种战役战术任务,很具威慑力,因而倍受世界海军的器重。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不少专家认为,航空母舰已成为一个国家军事、工业、科技水平与综合国力的象征。

目前世界上现役航空母舰共26艘,在建4艘;下升机母舰3艘;两栖攻击舰15艘,在建2艘。

航空母舰从问世至今,世界上建造过的有8个国家,即英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俄罗斯(前苏联);拥有过国家达14个,加上正建造的泰国,总计将达15个。建成服役的各种类型的航空母舰总数,据统计为300余艘;其中舰队航空母舰占45%,护航航空母舰42%,水上飞行母舰6%,直升机母舰2%,两栖攻击舰5%。航空母舰以其迅猛发展之势,在本世纪的舰艇发展史上,写下了璀璨夺目的篇章。

在军舰上搭载飞机的初衷,是想用飞行执行侦察任务。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于1910年11月14日驾机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起飞,2个月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号重巡洋舰上实行了降落。英国海军不甘落后,在1912年底进行了将轻巡洋舰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的实践,1914年还将一艘运煤船改建成“皇家方舟”号水上飞机母舰。接着又几次三番地改造“暴怒”号,不断摸索飞机直接从舰上起降时飞行甲板和上层建筑的最佳布局,并在1918年9月建成一艘由客船改建的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百眼巨人”号。英国人的得意之笑是1917年4月就开始着手设计“竞技神”号,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从一开始就按航空母舰设计建造的军舰。美国人到1922年2月才将运煤船“木星”号改建成“兰利”号航空母舰。而日本海军去捷足先登,于1922年12月建成的“凤翔”号,由于它是改装的,并赶在“竞技神”之前服役,因此它被认为是世界上专门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航空母舰的初创阶段。

1922年初,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签约,协定除对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作了分配外,还给航空母舰每一次正式下定义。当时把标准排水量在1万吨至2.7 万吨、为装载和起降飞机的专门目的而建造的军舰定义为航空母舰。根据条约规定的特别条款,美国把在建的2艘战列舰改建尤了“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日本改建成了“赤城”号和“加贺”号:英国改建成了“勇敢”号、“光荣”号,并对“暴怒”号进行了翻新大改装;法国则改建了“贝亚恩”号。20 年代是航空母舰的改建阶段。

30年代,美国建成了“突击者”号等共5艘,并着手埃塞克斯级的研制;英国于1935年3月开工建造该舰的改进型光辉级;日本更是磨刀霍霍,相继建成了“龙骧”号、“苍龙”号、“飞龙”号,并开工建造“翔鹤”号和“瑞鹤”号。这一时斯是航空母舰的发展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大显身手,它宣告了“大舰巨炮”主义的破灭,一举取代了战列舰,确立了自己在舰队中的霸主地位。

航空母舰作战有三个迥然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是从属于战舰的,其基本任务是保护战斗舰中免遭攻击,起着舰队的眼睛和大炮火力延伸的作用;英国“光辉”号航空母舰空袭塔兰托港,表明了航空母舰战术的重大改变。在第二阶段,由于日本航空母舰成功地袭击了珍珠港,使美国海军损失惨重,但美国却顺应形势,果断、快速发展航空母舰,舰队作战从属于航空母舰的要求;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和战争中斯其他一些海空作战地,都是按此原则进行的。第三阶段,美国航空母舰在歼灭了日本舰队之后,又频频空袭日本本土,快速 航空母舰不仅主宰海洋,同时也成了伸向陆地的手段。

战争期间,作战双方都竭尽全力,开始了规模空前的建造航空母舰大竞赛,共建成170余艘。

二级大战结束后,航空母舰的数量发展暂处低潮,但在质的提高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喷气机、核武器和导弹技术即对航空母舰的战斗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又对航空母舰的生命力提出了挑战。

高性能舰载机需要航空母舰为其提供更大的起降场地和更完善的支援保障,美国凭借它的强大经济实力,决定发展一型能够执行多种任务的重型航空母舰。福莱斯特是专为装备喷气机而设计的,并为改善适航性,首次采用了封闭式舰首,设有斜角甲板,4台蒸汽弹射器和4台升降机,从而形成了现代美国航空母舰的基本样式。以该级为基础,60年代除了派生出小鹰级4艘外,还发展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企业”号的服役,使航空母舰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纪元。随后,美国着手建造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载机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前逐步取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尽管弹道导弹核潜艇使航空母舰的战略地位下降,但美国海军认为,多用途攻击型航空母舰由于具有强大的攻防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因而仍然是进行常规战争或局部战争的核心兵力,是实现其全球战略和保持海上优势的重要力量。作为当前乃至下世纪初的主力舰只,尼米兹级的主要任务是:夺取并保持制海权和作战海域的制空权,对海上和陆上目标实施攻击,封锁海区,保卫海上交通线,支援两栖登陆作战,以及炫耀武力,实施威慑等。

英国限于经济实力,一方面把二战期间未建成的航空母舰继续完工,自己用几艘较精锐的,另一方面把精简下来的多余航空母舰卖给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国,使得战后形成一次航空母舰大扩散。英国新建的航空母舰数量虽少,但在此时期对现代航空母舰的关键技术却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就是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助降镜、垂直起降飞机、滑跃起飞等技术。

1975年英国批准了鹞式飞机派生为“海鹞”舰载机的计划。“海鹞”能垂直、短距起降,这样可缩短飞行甲板长度,并省去笨重复杂的弹射器和拦阻装置,从而可以大幅度地缩小母舰的尺度。到70年代后期,英国一共新建了3艘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该级舰标准排水量控制在2万吨范围内,造价只及尼米兹级的 1/10.“海鹞”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的研制成功,也为意大利和西班牙效仿发展此种轻型航空母舰开辟了一条新路。

无敌级的主要使命是反潜,其次是在特混编队中作为指挥舰,协调编队中各舰艇战斗,或用于协高岸基飞机支援特混编队;此外,该级舰还具有一定的为特混编队提供区域防空的能力。

在美国航空母舰的两种风格中,法国根据自己的海军战略,坚持发展中型航空母舰,并向核动力方向发展,到本世纪末“戴高乐”号建成时,法国将成为继美国之的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

苏联在60年代相继建造了2艘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主要任务是反潜,到了70年,它又开始建造4艘装备各种导弹和反潜直升机、垂直起降飞机的基辅级航空母舰,和于担负反潜和防空任务。1991年建成服役的“库兹涅佐夫”号则是基辅级的改进型,它装备了比大型巡洋舰还要强的对空、对舰火力,目的是为了减少航空母舰自身对护航、警戒舰艇的依赖,所以,俄罗斯海军并不称其为航空母舰,而把它们称作重型载机巡洋舰。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海上作战,夺取局部制海权。从而使俄罗斯航空舰在世界航母大家族中独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航空母舰作战包括陆、海、空三个层次。在海上还可分水上和水下,实际上有四个层次。在现代战争中,它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袭击岸上目标(包括战略目标),主要是攻击沿海和内陆的城市、交通要道和枢纽、军事设施;消灭敌潜艇和水面舰艇,而搜索和消灭敌弹道导弹核潜艇,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作战任务;支援登陆作战和地面作战;封锁海峡、基地和港口;以及保护自己的海上交通线。保护已方弹道导弹核潜艇,也是航空母舰的一项特殊任务。

冷战结束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消失,俄罗斯暂还没有建造新航空母舰的计划,美国超级航空母舰的发展计划在放慢,而一些中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泰国),还有日本等国,对发展符合本国国情的轻型或多用途航空母舰表示兴趣,法国将以核动力航空母舰替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因此,展望本世纪末至21世纪初,航空母舰仍然会出现新的发展。

各国现役航空母舰

德 国:“格拉夫·齐柏林”号GRAF ZEPPELIN

俄罗斯:基辅级 KIEV、莫斯科级 MOSKVA

法 国:“贝亚恩”号 BEARN、“迪克斯缪得”号DIXMUDE、

“特斯特司令官”号COMMDANT TESTE

美 国:“长岛”号 LONG ISLAND、“军马”号 CHARGER、卡萨布兰卡级CASABLANCA CLASS、

博格威廉亲王级 BOGUE PRING WILLIAM、科芒斯曼特湾级COMMENCEMENT BAY CLASS

桑加蒙级SANGAMON CLASS、“黄蜂”号-WASP、“兰利”号LANGLEY、

“突击者”号RANGER.......

日 本:“赤城”号AKAGI、“大凤”号 TAIHO、“凤翔”号 HOSHO、

“海鹰”号KAIYO、“加贺”号 KAGA ……更多内容

意大利:“苍鹰”号 AQUILA

英 国:“百眼巨人”号 ARGUS、“大胆”号 AUDACITY、

“独角兽”号 UNICORN、“皇家方舟”号(III) ARK ROYAL

文章标签: # 航空母舰 # 技术 # 核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