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资讯 汽车资讯

理想汽车美股盘前跳水_美股理想汽车的股价

tamoadmin 2024-06-07 人已围观

简介1.蔚来/小鹏/理想:高端电动车“BBA地位”已然形成2.募资约18亿美元,理想想做什么?3.今日港股:恒指跌1.51%,恒生科指跌3.3%,理想汽车跌近15%4.特斯拉与国内造车新势力!股价“极速涨停”与下跌的背后5.销量看涨股价反跌 新势力造车泡沫有多大?3月末,通常是上市大公司密集公布,上一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核的财报的节点。今年也不例外,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蔚来、小鹏、理想汽车都发布了20

1.蔚来/小鹏/理想:高端电动车“BBA地位”已然形成

2.募资约18亿美元,理想想做什么?

3.今日港股:恒指跌1.51%,恒生科指跌3.3%,理想汽车跌近15%

4.特斯拉与国内造车新势力!股价“极速涨停”与下跌的背后

5.销量看涨股价反跌 新势力造车泡沫有多大?

理想汽车美股盘前跳水_美股理想汽车的股价

3月末,通常是上市大公司密集公布,上一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核的财报的节点。今年也不例外,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蔚来、小鹏、理想汽车都发布了2022年财报,而去年港交所上市的零跑汽车,也公布了首份年报。

一言蔽之,每家新势力都在2022年“烧了大钱”,但却深陷“越卖越亏”的泥坑,其中蔚来2022年全年净亏损达到144.37亿元,同比增长259%;小鹏净亏损达到91.4亿元,同比增长88.1%。实现全年盈利的愿望固然泡汤,而且“蔚小理”距离销量目标还很远,完成度不错的零跑,则是把销冠头衔“拱手相让”,送给了同是靠低端车安身立命的哪吒汽车。

总的来说,造车新势力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比不上传统车企。研发、营销费用,随着新车的发布极速飙升,“蔚小理”去年每季的毛利率波动很大。当然,大家的交付量也在增长,但市场对待每家的态度开始不同:一边吐槽套娃又狂买理想L9,但对小鹏G9的二次上市却不买账。理智的选择背后,是消费者越来越把“新势力”看待成常规车企了。

赚钱、实现盈利固然悬在每家新势力头上的“达克摩斯之剑”,但新能源渗透率到30%的中国市场,造车新势力要好好思考,要回归车企的本质,不能一味靠创新风格博人眼球。

讲故事还能卖钱么?

对外展开新车攻势,加大销量规模;对内则控制成本、高效利用研发和销售费用,都是这几年“蔚小理零”等新势力的打法,但是在同质化严重的竞争中,造车新势力品牌影响力不增反降是事实,对不挣钱新势力来说,能写在财报上最亮眼位置的“增速”都变慢了。

但是依然有“优等生”,理想汽车营收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是目前上市的4家新势力增速最快的,而且结合全年的经营状况,理想汽车是离全年盈利目标最近那位,手头上的584.5亿元现金储备,也远远超过蔚来和小鹏。

毫无疑问,理想汽车是最不靠烧钱就能把车卖好的那位,所以当其公布全年财报,“要不是投入巨额研发理想L9、L8,理想早就盈利”的市场论调又重弹。的确,目前为止理想汽车尽占了“卖得好、亏得少、手里有钱”的全部优点,正因理想汽车一开始就不像“新势力”,才有今天的经营状况:比如技术走最简单“落后”的增程技术,成功变成市场最喜欢的方式,还成为问界、零跑、哪吒和很多自主品牌押宝技术的对象;比如把创新变成套娃,把科技演绎成“彩电+沙发+冰箱”,没有给行业带来很多创新亮点,但“不讲武德”吃中了市场的“痛点”。

无可否认,理想的吃相不会太好看,但盈利直接而精准,连一向喜欢先进理念的投资者,也给这家新势力给出不错的预期,现在理想汽车美股价尽管下滑3成,但总市值达到220亿美元,相当蔚来与小鹏之和。看着理想汽车崛起简单,但捕捉到市场技术更迭的先机,不仅蔚来、小鹏学不来,现在半路转型的零跑和哪吒,也非常难仿效。

而高端定位的蔚来汽车“烧钱”最猛,2022年亏损是2021年的3.5倍,但销量仍能支持其站稳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蔚来在2023年继续“烧大钱不盈利”的节奏,因为蔚来坚持的“用户为中心”模式,短期是个花钱的巨坑,长期销量规模跟上才会有盈利的可能,这也是目前投资者普遍不看好蔚来的原因,蔚来汽车的美股总市值,只剩下了136.49亿美元,近12个月跌了50%。

前期不断靠烧钱建换电站,换电网络覆盖度提升后,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蔚来标准的互联网模式本该很美。等市场对销量提升起到正循环,销量提升换电站也会被充分利用,从而带动整体的盈利能力改善。但换电模式周期太长、销量放缓增长速度与单个换电站150万元建设成本,本身就是矛盾,并不是建好了换电站,增量用户就会排队买蔚来的车,更何况蔚来单价一向比绝大多数的新势力高。所以,李斌才会在投资人会议上,大讲2024年才上市、定价20-30万元第二品牌“阿尔卑斯”,不断扩大蔚来的中低端销量基盘,故事才有正循环的动力。

品牌力下降的“生存”问题

比苦心经营讲故事更痛苦的是,是无故事可讲。造车新势力不是上了市,就高枕无忧,摆脱生存压力。

小鹏汽车从去年开始了“品牌认知度下降”的魔幻之旅,去年上半年的交付量、毛利率似乎都还蛮不错,转折点是小鹏G9的二次上市之后,小鹏每月销量只有6千多台。到第四季度,小鹏主力车型P7月销量跌至2000辆规模,G9也没获得预期的销量和关注度。2022年整年小鹏总营收为268.6亿元,同比增长27.9%,理想既然赚吆喝也赚钱,蔚来不赚钱但起码有销量,而小鹏汽车是营收、销量、目标完成度都排在了两者的最后。

这点反馈到财报也是很直接的,营业额只是理想汽车的6成,但亏损达到了后者的4倍多,比2021年扩大88.1%。有重磅车上市、XPILOT智驾系统又是行业第一梯队水平,你甚至还找不到小鹏一夜卖不动的原因,最诚实的归咎内部出了问题,以致产品定位不清晰。

无可否认,小鹏汽车之所以和蔚来、理想走上分化道路,很多是“品牌认知度下降”所致。以往小鹏过于强调智能化的标签,反而弱化车的传统价值,但其价格和定位,又体现通吃最主流人群的野心,这就变成了两边不讨好,当更多保守的人群从燃油车转变到新能源消费时,小鹏反而吃不到市场转变而带来的增量红利。

低端向中端市场转型的零跑汽车上,也需警惕“品牌力辨识度下降”带来的。尽管上市前后,零跑的成绩有了飞跃式进展,2022年全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54%,全年营收123.85亿元,低端的零跑T03从2021年总销量占比9成下降到56%,20-30万元区间的C11+C01占比达到44%,“纯电+增程”双动力布局也让零跑走出了和“蔚小理”不同的路,但这种布局本身没有太大技术壁垒,随着今年上市的哪吒汽车也开始走这路线,传统车企长安深蓝、吉利银河也在围绕增程做文章,零跑的先发优势必然被削弱。

刨除“纯电+增程”,零跑汽车给市场的标签就只有性价比,纯电和增程版的C11/C01保持这种套路,但要想今年实现毛利率转正,就必然提升单车利润,但以现实卖一辆车亏损4.59万元来算,零跑还要应对下游原材料成本、研发经费增加和市场价格战,2023年的销量压力是相当大的,面临同样高压还有离上市一步之遥的哪吒汽车,在未找到自己清晰定位前,新势力靠扩大销量规模,似乎是生存之道,打价格战销量好看,利润堪忧,打价值战,又能斗得过传统车企吗?这始终是新势力要破解的矛盾。

写在最后

若果按盈利为目的,“蔚小理零”的2022年,好像什么都做了,但好像什么都没做,股价还比原来跌了不少。最近消息指,岚图、极氪在适当时机IPO,埃安的IPO也在密锣紧鼓进行中,“新实力”上市后,必然分薄市场对 “蔚小理零”投资热度,生存还是毁灭,在2023年对一线新势力依然是个问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厘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蔚来/小鹏/理想:高端电动车“BBA地位”已然形成

文?|?钱姥爷

新能源汽车是今年最大的风口,而新能源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成为了这个风口上飞得最高的猪。

比亚迪A股的股价用了一年时间最高翻了五倍,从40元人民币涨到了最高198.85元人民币。而最为夸张的还是在美国上市的三大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年初至今的涨幅达到1008%、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都是170%以上,这还是因为11月13日美股收盘这三家有了大幅收跌的前提下。

如果说现在新能源车企的股价是泡沫,那这个泡沫被吹起来的时间只有短短的5个月。

蔚来汽车的股价在今年7月份稳步上涨到6美元(约合人民币40元)左右,之后就开始一路狂飙,到了11月中旬就突破了50美元(约合人民币330元),最高价为54.20美元(约合人民币358元)。市值表现更是骇人,一度近7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23亿元),也就是基本上相当于吉利汽车加广汽集团再加长安汽车这些。

同样的,比蔚来汽车更弱小的两家新能源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伴随着近期第三季度财报公布了毛利率数据转正,股价更是直线拉升。8月27日才上市的小鹏汽车,到了11月13日这一天股价一度超过老大哥蔚来,最高51.27美元(约合人民币339元)。至于刚刚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宣布总营收超出市场预期、毛利率达19.8%的理想汽车,13日当天最高涨幅一度接近30%,两天内接连突破30美元(约合人民币198元)、40美元(约合人民币264元)两个关口。

然而,风口上的猪飞得再高,也可能会有跌下来的时候。这次就是在最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往下坠了。11月13日开盘半小时之后,三大造车新势力股价迅速跳水,不仅回补了跳空缺口,跌势还来势汹汹。

蔚来汽车股价在早盘一度上涨接近10%,之后迅速跳水下跌了8%左右,最终以下跌7.74%收盘——全天振幅达到了28%以上。理想汽车则是在这一天回吐全部涨幅,收盘下跌1.83%;小鹏汽车同样下跌6%以上,两家的振幅也在30%左右。之后的盘后交易中,蔚来股价继续下跌2.11%,报价为43.62美元(约合人民币288元);小鹏汽车盘后下跌3.07%;理想汽车盘后下跌2.76%。相比之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在这一天净下跌了0.79%。

更为诡异的是,在11月13日这天,三家公司股票的换手率都极其之高,其中理想汽车换手率达到了42.02%,蔚来汽车换手率也高达54.73%。

还有一个夸张的数据是,蔚来汽车这天的交易量甚至达到了全球市场第一,达到了277.07亿美元,约合1830亿人民币,而当天上证指数成交额也不过3000亿。

很多人将这一天的股价大幅波动理解为多空大战。一方面是理想汽车发布了极其靓丽的三季度数据,而蔚来汽车将在11月17日发布三季度财报,预计也会超过市场预期。可另一方面,做空机构香橼在盘中发布的看空报告。该机构称蔚来汽车股价目标价应该在25美元(约合人民币165元)/股,估值过高。

但实际上,三大新势力的股价似乎在此之前就已经有点强弩之末了。最近一周,蔚来、小鹏、理想的股价波动都在5%、6%,甚至有几天都超过了10%,就在11月10日那天还突然低开之后才慢慢收复失地。不过或许因为这几天几家车企发布的第三季度数据实在过于“美好”,让市场上的投机者蜂拥而至。

很难知道之后三大新势力的走势会如何,毕竟这是一个诡异的风口,变化莫测。可是既然自己已经飞到了天上,接下来能够做的事非常有限——至少其中一件是为自己找到“金色降落伞”。

风口上的企业并不少,能够完整落地的可也不是那么多。比如刚刚退市的暴风影音,曾经在短短40天内,出现37个连续涨停板,股价从7.14元/股飞涨至327元/股,市值突破400亿。而现在也一切归零。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是“三六零”,最低股价还不到8元人民币,之后5个月时间翻了8倍以上。经过一小段时间的大幅波动,股价再也回不去,一路下到十几元钱。

这些投机的故事曾在千禧年间那场纳斯达克泡沫中也无数次上演,现在又一次次出现在每一投资机会中——空气币、口罩等等——最终绝大部分都落得一地鸡毛。

尽管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可是伟大的公司总是能够基业长青,原因就在于能够清晰的知道前进的方向,总是能够给自己找到一顶降落伞,避免在风停之后摔得粉碎。

微软,这家足够伟大的科技公司,同样成为过风口上的“猪”。在1998年的最后三个月,微软股价从18美元(约合人民币119元)上涨到31美元(约合人民币205元);到了1999年的最后一个月,股价从32美元(约合人民币211元)上涨到42美元(约合人民币277元),涨幅达到28%。可是在一个月之后,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当月下跌16%,而在一年之后微软跌到仅有15美元(约合人民币99元),从而开始了长达9年的低迷期。

另一只站过风口的“猪”,是亚马逊。同样在千禧年的网络泡沫时代,从最低1.3美元(约合人民币8.6元)一路飙升到最高113美元(约合人民币746元),真正的三年百倍股。之后只用了21个月时间,亚马逊股价“飞流直下三千尺”,跌去了90%,而2000年第四季度亚马逊单季亏损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负债高达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更是直接让股价跌到5美元(约合人民币33元)价位。

不过亚马逊比微软幸运不少,随着2002年首次实现盈利之后,股价开始回到了上涨轨道。同样是九年时间,亚马逊收复失地,股价再次来到了100美元(约合人民币660元)价位,解放了站在高岗上的“投资者”。而微软回到40美元(约合人民币264元),已经是2015年的事情了。

当然,现在无论是微软,还是亚马逊,其市值都是1.6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57万亿元)上下,依然是全球科技公司的领军者。反思这些“存活下来”的IT巨头,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在跌下来之后,都能够正常落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核心业务”在几年内都足够结实,这就是真正的“金色降落伞”。

可以看到,在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就算是股价暴跌,无论是微软、亚马逊,其实跌走的大多是泡沫,股价大多回到了上涨之前的水平,这反映出业务的实际价值。当时最夸张的亚马逊,尽管发展非常冒进,可是在遇到暴跌之后最关键的是让自己的主营业务实现了盈利,而不是越亏越多,反映到股价上至少不会归零。这一点和国内的暴风影音、乐视就有天壤之别。

换句话,三大造车新势力,又或者这一轮新能源的狂飙,风一定会停下来,停下来之后的股价下跌也必然是垂直下落。这时候能够在市值管理上做的事情极其有限,大概就是在焦虑中等待股价回落到正常估值——十美元、几美元都是可能的,管理层要明确知道自己的价值。

可另一方面,确保自己主营业务不断茁壮成长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业务的更替发展,这种转型投入不应该被市值压力打垮。最典型的大企业病是,伴随股价下跌,很多公司的策略是减少资本开支,将研发投入和产品线尽可能减少,确保财务数据的“好看”和股息的稳定。然而最终换来的,可能是转身的拖沓。

还是用微软和亚马逊作对比,这里面之所以有15年和9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主营业务发展的判断。微软在2010年之前,还在单纯的更新Windows系统、依靠着庞大的Office单机版赚钱,以及模仿苹果公司推出各式各样的硬件。而在2006年的时候,亚马逊就发现了“订阅制”服务的机会,首先向市场推出了AWS云计算服务,随后这项业务让亚马逊踏上了第二个风口——云计算。

直到几年后,微软才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服务,以及将Office等办公软件转为订阅制,同时放弃了包括诺基亚、音乐播放器在内的消费级硬件业务。好在微软一直有强大的软件研发能力,微软在创新业务的帮助下快速回到了万亿美元级别的位置。

这意味着,在确保现有主营业务收入不断茁壮成长的时候,站在风口上的新势力们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有更明确的判断和认知,而不再仅仅是局限于现有业务形态的维持。特别核心的一点是,借助风口获得足够多的融资和战略投资,拿到足够多过冬的钱,然后对之后的技术转型和业务新模型提供足够的支撑,这样迟早能够重新修复估值。

总而言之,这阵风口早停晚停都得停,按照历史的重复,新能源车企的股价也会有一个回归实质的过程。虽然历史也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提前准备好自己的降落伞总是好事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募资约18亿美元,理想想做什么?

导读相比传统车企进入高端电动车领域,国内外金融投资分析机构似乎更看好造车新势力。

如同BBA一般,二线豪华品牌拼死拼活也难以挤入第一阵营,车企的“阶层固化”已难撼动。

除却特斯拉外,国内一线高端电动车品牌三强的蔚来、小鹏、理想的领先地位,目前已然形成,其他电动车企或传统车企再想图谋插队,市场认知和消费者认同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

刚刚过去的11月,造车新势力三强的销量成绩单也纷纷出炉。

蔚来在2020年11月共交付了5291辆新车,连续第4个月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并自今年4月以来连续第8个月实现同比翻番,累计交付36721辆,同比上涨111.1%。

小鹏11月单月交付量达到4224辆,同比增长342%,创2020年新高,前11个月累计交付21341辆,同比增长87%。其中,小鹏P7单月交付量2732辆,环比增长30%,自今年6月底启动规模交付以来,小鹏P7已经累计交付了11371辆,创下新势力品牌单车型交付破万辆最快纪录。

理想汽车数据显示,11月理想ONE共交付4646辆,创单月交付量新高;1-11月,理想ONE累计交付26498辆。同时理想还表示,11月理想ONE单月产量突破5000辆,新增订单量超当月产量。

不仅仅是销量走高,三家在美上市的股价也是涨势喜人。蔚来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10.93倍;理想汽车自7月30日上市以来,累计上涨202.17%;小鹏汽车自8月27日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达273.33%。

12月2日美股开盘,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低开后迅速大幅跳水,股价跌幅纷纷超10%。不过,随后三家股价又高走。当日收盘,蔚来股价报收于47.98美元/股,上涨5.78%;理想汽车微跌0.32%,报收34.75美元。小鹏汽车股价报收于56美元/股,上涨6.95%。

销量数据的亮眼,股市行情的看涨,也带动了经营业绩的提升。从第三季度来看,蔚来总营收45.26亿元,同比增长146.4%,环比增长21.7%;净亏损继续收窄至10.47亿元,同比收窄58.5%,环比收窄11%;综合毛利率提升至12.9%,去年同期为负12.1%,上季度为8.4%。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9.90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9亿元,同比增长342.5%,环比增长236.9%;净利润亏损11.49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76亿元。毛利率转正为4.6%,去年同期及2020年第二季度分别为-10.1%和-2.7%。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营收为25.11亿元,环比增长28.9%。第三季度净亏损1.07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5亿元亏损额度,收窄42.2%;整体毛利率19.8%,较第二季度的13.3%提高6.5个百分点,毛利率已逼近特斯拉。

意料不到的是,11月23日,美国股市又是一波大涨,特斯拉股价涨6.51%、蔚来汽车涨12.45%、小鹏汽车涨33.92%,巨大的涨幅让这三家电动汽车公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市值和地位。

从排名榜单来看,新造车势力的前三强蔚来、小鹏、理想的市场市值分别为754.4亿美元、519.7亿美元、365亿美元,列第5、第10、第14位,表现可圈可点。今年以来,蔚来汽车股价已上涨十倍。小鹏汽车第一次杀进前10,33.92%的涨幅也让它的市值距离超越法拉利也仅一步之遥。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小鹏和理想三家市值合计达1110多亿美元,超过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两家之和。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从市值情况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也表明汽车产业进入了大变革时期,汽车企业的市场地位正在重新洗牌,也为后起者提供了机会。

尤其对造车新势力而言,他们是传统汽车的颠覆者。尽管目前的资产规模、生产规模,销售收入、盈利水平都远不如传统巨型车企,但美国和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却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青睐,客观上发挥了“激励”与“倒逼”的作用。

中国当下已是公认的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专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蔚来、理想、小鹏因此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价值将进一步提高。

在国际市场上,传统汽车巨头,如丰田、大众、戴姆勒、通用、宝马、法拉利,以及本田、现代、福特等,都在加速电气化转型。在国内,各大传统车企也试图进入高端电动车领域,这其中有实力有规模有资金的不在少数。换言之,几乎所有有实力的车企都在打造独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尤其是高端电动车品牌,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

目前,传统车企仅有广汽埃安和比亚迪部分纯电动车型初步打开了市场。北汽的ARCFOX品牌、东风的岚图汽车、上汽的智己汽车,恒大汽车的恒驰品牌等都在摩拳擦掌,紧锣密鼓。最新消息显示,长安、一汽也正在整合内外资源,着手准备发布高端电动车品牌。

传统车企尽管雄心和决心很大,有着多年的造车经验、完善的销售及售后渠道和成熟的生产线,但终究是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后来者”,在市场反应灵敏性、营销售后服务、高端消费用户积累等层面,相较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不占优势。

相比传统车企进入高端电动车领域,国内外金融投资分析机构似乎更看好造车新势力。

中金汽车发布研报称,今年三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逐步走出补贴退坡和疫情影响,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中期看,造车新势力供应链逐步释放产能将加强规模效应,长期看,智能驾驶等服务等服务收入释放,有望兑现相应预期。投资建议上,前期市场情绪较高,造车新势力股价短期或存回调压力,但长期基本面向好。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已成气候,市值均创历史新高。主要原因为处于销量拐点,第二台车型开始放量,销量屡创新高;盈利情况持续改善,业务走向正轨,现金流大幅好转;自动驾驶全面对标特斯拉,三家均目标全栈式开发自动驾驶,蔚来计划自研芯片,智能化可期。新势力对标特斯拉成长阶段,蔚来相当于2017年的特斯拉,小鹏、理想相当于2014-2015年的特斯拉。当前阶段相较于2015年-2017年,电动化趋势更确定,新势力可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

摩根大通表示,在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趋势、制造及电池成本不断降低的利好环境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将增长4倍,从2019年的5%增长到2025年的20%。以蔚来为例,其将在电动车市场占据约7%的市场份额,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更是将占据高达30%的市场份额。

8月份以来,蔚来、小鹏、理想纷纷接连获国际知名机构为其背书,瑞银、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国际大行集体唱多,调高股价,接连提升这三家公司的股票评级。

应该说,造车新势力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环境,以及一系列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今年2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今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工信部拟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这三个重要文件为标志,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由发展的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发展阶段。

随着众多国际巨头加快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近来,奔驰、宝马、大众等外资企业纷纷发力电动化,新能源战略布局主要呈现三大方向:一是战略规划提速,提出明确新能源目标规划;二是平台化趋势明显,电动化平台布局加速;三是注重研发,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还是造车新势力,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在技术、产品上下功夫,不断推动产品在智能化、续航里程、成本、服务等方面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

林言以为,造车新势力三强的蔚来、小鹏、理想,要想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自身高端电动品牌市场的”BBA地位”,还是要将重点放在不断提升技术和产品这个核心上来,重视前端研发设计、技术升级与后端软件溢价,注重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等关键因素,以期加快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进而在市场上步入正轨,站稳脚跟。

(写在最后:本篇文章中提及的所有数据及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渠道。文中引用相关媒体、自媒体观点,不代表林言汽车立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日港股:恒指跌1.51%,恒生科指跌3.3%,理想汽车跌近15%

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理想应该是渡过了最困难的“活下去”一关。

无论是销量还是股票价格,都是一路上涨。

凭借着增程式的方式,理想的确收获了不少的粉丝。

解决续航焦虑的同时还能满足新能源牌照需求,对于限牌城市的朋友来说确实是福音了。

但是关于“增程器”的争论却一直都有。有人说,新能源的最大意义在于环保。通过烧燃油再去发电看起来有点“多此一举”。

甚至在今年9月份,这还引起了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和李想的隔空互撕。李想不仅破口大骂,甚至还线下“约架”了大众和奥迪。

“TM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请问,他们TMD搞出来屁技术了?”

不过,这场“架”最后也没有约成。

其实两者没有谁对谁错,只不过是不同新能源技术路线的纷争而已。对于传统车企,对于家大业大的大众来说,自然是想造出更符合“未来”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但是对于理想这样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活下去”才是理想要考虑的事情。

而看现在的情景,理想不仅活下去了,还活的不错。

没有了活下去的焦虑之后,理想也要开始考虑未来的事情了。

近日,有消息透露,理想正在计划开发纯电的汽车平台。

这和之前李想本人的说法“在400KW快充技术成熟前,理想汽车不会推出纯电车型”相违背。但是理想官方却对此表示了否认。“项目在进行前期预研,现在还没有确定的推出时间。”

不过仔细想来,推出纯电汽车也是合乎逻辑,顺应时代发展的。

首先,虽然现在还不明确,真正“新能源汽车”未来会是什么样,但是相比较增程式而言,纯电汽车可能会更接近“最终答案”一些。

而增程式的技术,并非是理想首创。宝马、通用、广汽传祺都有用过,只不过最后都放弃了。只有理想将它“发扬光大”了。

虽然有句老话叫做,“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是面对滚滚而来的新能源大势,固守己见螳臂当车,显然也不是明智之举。

第二,科技是不断在进步的。正如李想本人自己所说,在400KW快充技术成熟前,理想汽车不会推出纯电车型。而想要达成这一点,需要满足三个条件:800V?以上的电压平台、500Ah?超级快充的国家标准和?4C?充电倍率以上的电池。

尽管从现阶段来看,这似乎有点困难。但是真到了那一天再去布局,就显得有点后知后觉了。

对于特斯拉或者蔚来这种,一直致力于纯电汽车的车企来说,等400kw快充技术成熟了再去更新旗下的产品,会比一直使用增程式的理想来的更加轻松容易一些。

因为对于理想来说,开发纯电车型,意味着要重新开发平台,开发生产线。这将会是一个漫长且投入巨大的过程。

如果理想等到了快充技术以及长续航电池都成熟了再去转型,可能黄花菜都凉了。到时候市面上都已经是“充电半小时,续航1000公里”的纯电汽车,那么增程式汽车只会被作为过渡产品而放弃。

因此,从现在就开始着眼于纯电车的布局,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

而在12月2日美股盘前,理想汽车发布公告,拟增发47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净筹资额约16.020亿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理想汽车将最高募资约18.405亿美元。

募集到的资金,大致会分成四块使用。

大约30%用于技术的研发,包括高压平台、高充放电率电池和超快充电,主要是为了解决纯电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约20%用于下一个BEV(Battery?Electric?Vehicle)平台和未来车型的研发;

大约20%用于自动驾驶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

剩余的资金则是会用于公司的日常运营开销。

从资金的使用比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理想将在未来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精力,去开发“新能源车型”。

面对纯电汽车的猛烈攻势,李想本人也不再坚持“只做增程式”,开始调整了未来的战略。只是不知道,理想什么时候才能正式推出新的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与国内造车新势力!股价“极速涨停”与下跌的背后

10月7日,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51%,本周累计上涨3%;恒生科技指数跌3.30%,本周累计上涨2.6%。理想汽车跌近15%、金山软件跌超15%、蔚来跌超10%。

详细报道

收评:港股恒指跌1.51%恒生科指跌3.3%理想汽车跌近15%

10月7日消息,美股周四收跌,主要股指连续第二日下滑。今日开盘,港股恒指低开0.89%,随后跌幅扩大。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51%,报17740.05点;国企指数跌1.79%,红筹指数跌1.48%。

恒生科技指数跌3.3%,快手跌3.75%,京东跌3.58%,小米跌3.3%。

汽车股下跌,理想汽车跌14.75%,蔚来跌10.47%,小鹏汽车跌6.04%。

内房股下跌,时代中国跌10.23%,龙湖集团跌8.96%,旭辉控股跌8.33%。

艾美疫苗上市第二日涨48.86%,公司拟发行971.4万股股份,每股定价16.16港元,每手200股。公开发售阶段艾美疫苗获3.15倍认购,分配至公开发售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97.16万股,占发售股份总数的约10%(任何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前)。合共接获2,520份有效申请,一手中签率为60.02%,认购5手稳中一手。此外,国际发售已获超额认购,发售股份最终数目约为874.24万股,相当于发售股份总数的约90%(任何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前)。

太阳涨130.77%,YEAHYEAHGROUP发布公告,该公司已获周焯华(公司控股股东)告知,彼已于2022年9月14日至2022年9月23日期间,于市场出售合共7.31亿股公司股份。公司并不知悉该等出售的对手方的身份,亦不知悉其各自的主要业务活动。

于本公布日期,周焯华持有的股份数目由7.76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37.04%)减少至4547.43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17%)。紧随该等出售后,周焯华已不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金山软件跌15.93%,金山软件发布公告,经考虑建议减值拨备后,预期集团将于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取得重大亏损。关于该建议拨备,董事会谨此强调,此会计处理不会对集团的现金流和经营业绩造成任何影响。总括而言,集团持续保持稳健的净现金结余,以支持其经营及投资活动。

专家观点:

华盛证券高级分析师Louis:英国首相上任后即推出多项大幅减税的方案,带动当地债券息率的急升,和英镑汇率的急挫。随即取消上述方案,连同英伦银行出手于预,金融市场稍见回稳。但近日首相言论上仍然坚持方案是最好的,加上央行似未有继续买债。英镑汇率又见偏软,低见1.1133.因此有投资银行表示,未来英国的财政状况会渐见劣势。债券息率的持续抽升,估计英镑更有机会兑美元见1算。

港股上午以接近低位收跌202点。午后再延跌势,更逐步向下扩大跌幅至低见17717,最多跌294点。昨日以中签比率百分百,又以最低38元定价上市的中创新航,早上股价稍见回落至低见36.15元,主要是市场气氛欠理想。集团重点业务是在国内从事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为车用、船用及储能为主的新能源全场景应用。在内地电池市场份额为8.2%,排行第四。上市前已引入多名基石投资者,包括天齐锂业、小鹏汽车,及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盛屯矿业。可在35元附近吸纳。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截至9月底,外汇储备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至3.029万亿元美元,比上减少259.26亿美元,更创自2017年4月以来最低。唯仍比预期回落至2.9975万亿美元为高。年内首9个月,累计共减少2,259亿美元。而黄金储备则维持在6,264万盎斯,连续37个月维持不变。9月份因为美汇指数的强势,令到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资产价格亦跟随回落所引致。(来源:新浪港股)

销量看涨股价反跌 新势力造车泡沫有多大?

本周,美股再次沸腾。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股依然是其中增长势头最强劲,表现也最抢眼的一种。

11月25日消息,截至周二美股收盘,特斯拉股价大涨6.43%,刷新收盘历史高位至555.38美元,市值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5264亿美元。

马斯克的身价水涨船高,净资产超过1200亿美元,超越比尔·盖茨,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富豪。

当日,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的涨势同样喜人,小鹏汽车大涨33.92%,理想汽车大涨14.48%,蔚来汽车大涨12.45%,均创收盘新高。

但电动车“四虎”股价这次毫无预兆的高涨,着实让人惊讶不已,连投资界也不能例外。

“只能说太神奇了,”某市场研究机构的投资人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第一电动网说道,“简直找不到背后的投资逻辑,好像所有的投资理论这次都失效了。”

变幻莫测的股市,让所有人都迫切地找到背后的答案:特斯拉股价再次狂飙猛进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CEO马斯克确认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都未对其股价带来负面影响?蔚来、理想、小鹏又是如何一夜之间就做到后来居上,股价涨幅一度超越了特斯拉?尤其是小鹏汽车,为什么会这么“凶猛”?

特斯拉打通任督二脉?

当地时间11月18日,据瑞典电视台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确认感染新冠病毒,但这一消息并未对特斯拉的股价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恰恰相反,特斯拉不仅很快被纳入了标普500指数,还获得了摩根士丹利三年多来的首次增持评级。

美股周三收盘,特斯拉市值在一夜之间大增约4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03亿元。进入2020年以来,特斯拉股价的累计涨幅已经达到了500%左右,成为了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Wedbush分析师丹尼尔·艾维斯认为,在最好的情况下,“特斯拉股价有可能达到1000美元水平”。

抛出美股今年以来充斥的泡沫不谈,特斯拉股价此番能够再度实现高企,与其自身“功力”大涨脱不开干系。

据特斯拉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在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总营收为87.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5亿元),同比增长3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均超出市场预期。至此,特斯拉已实现连续5个季度盈利。同时,还再次确认了今年的交付目标是50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0?月以来特斯拉Model?S与国产Model?3频繁降价的背景之下,特斯拉汽车业务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依然达到27.7%,总体毛利率达到23.5%,均创下新高。这一成绩似乎从侧面说明了,特斯拉已经实打实的将造车成本降了下来。

而成本的有效下调,则离不开生产与销售链条的全面打通。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汽车累计交付了13.9万辆,同比增加44%。其中,Model?3和Model?Y车型占三季度交付量的89%,达12.41万辆;Model?S和Model?X车型交付量仅占11%。

其中中国市场做出了不小的主要贡献。据上险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在国内的上险数为3.6万余辆,约为特斯拉当季总交付数据的26%。事实上,自2019年1月工厂破土动工到10月开始试生产并且很快下线首台试装车,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和交付量便一直大踏步向前,屡创新高。据特斯拉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上海超级工厂Model?3的产能已经增加至每年25万辆,远超过建厂之初的规划产能年产15万台,每周约3000辆。

近期,又有消息传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1年计划生产约55万辆电动车,其中包括30万辆Model?3车型和25万辆Model?Y车型,约10万辆Model?3和1万辆Model?Y是为海外市场准备的,并且特斯拉已向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发出了订货需求。

一方面接连下调售价带动销量,另一方面不断拉升产能保证供给,可谓是产销两端齐发力,并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在实现成本稳步下降的同时,确保毛利率不断攀升。而这些光鲜的数据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就无异于一剂又一剂强心针。

“当市场认可了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预期后,特斯拉这个故事就变得非常值钱,市场开始按‘车企的营收+科技股的利润率’来估值。车企往往有几千亿营收,但利润率很低;科技公司是利润率高,但营收规模不及车企。这种预期导致了特斯拉今天的市值超过了丰田和大众汽车的总和。”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表示。

国内电动三杰凶猛异常

虽说特斯拉市值突破?5000?亿大关在车圈与资本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是,这次股市更夺人眼球的却是蔚来、理想、小鹏。

人们印象当中一直站在特斯拉开辟的赛道上,并紧紧追随其后的国内造车三兄弟,却在美东时间11月23日收盘之时,突然逆袭,分别以12.45%(蔚来)、14.48%(理想)、33.92%(小鹏)的涨幅,远超过当日的特斯拉(6.58%)。

这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

据三大造车新势力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蔚来汽车10月份交付量首次超过5000台,今年前十月累计交付31430台,同比上涨111.4%;理想ONE10月交付量达到3692辆,这也是公司连续三个月刷新单月交付量纪录;小鹏汽车10月交付了3040辆新车,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3000辆,今年前十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17117辆,同比增长64%。

而特斯拉今年10月份的销量为12143台,虽然这个数字超过了蔚来、理想、小鹏三家的销量总和11787台,但是特斯拉在2019?年10月的销量达1.66万辆新车,也就是说,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特斯拉的交付量不增反降,同比下降达36.7%。据了解,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今年10?月在欧洲市场的交付量出现了周期性回落。

与特斯拉瞄准全球不同,蔚来、理想、小鹏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在中国。在欧美大多数国家仍深陷疫情泥淖之时,中国已经率先控制住疫情,国民经济也得以快速恢复运行,不得不说,这为国内电动三杰的销量大增奠定了基调。而随着冬季来临,欧美各国的疫情相继发生反扑变成重灾区,这样推测下来,依托于中国市场的电动三杰未来将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国内三大造车新势力近期的股价大涨,我认为包含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因为疫情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都陷入停滞状态,全球利率大幅下滑,为遏制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瑞典、日本、欧洲等多地央行都在实施负利率政策,以提振疲软的经济增速和飙升的失业。这样一来,资金开始变得日益充裕;之后,资金自然而然开始寻找大型赛道伺机押注,而智能电动汽车正是其中最火热的一条;当大量资金涌入这个领域,就开始出现明显的头部效应,大家一开始都选择了声量最大的特斯拉,可眼见着特斯拉股价很可能触及天花板而有摇摇欲坠之势,就不得不转移视线,企图寻找‘下一个特斯拉’,此时,销量不断攀升的国内电动三杰自然而然就成了大家的不二之选;但因为在彼岸的投资界并不能明确说出蔚来、理想、小鹏这三家的区别,所以索性就都投。”某汽车行业企业对第一电动网说道。

张颖同样认为,“以前说投资要找‘好公司+好价格’,现在‘好价格’需要重新定义。例如理想和小鹏都能以略高于特斯拉的P/S上市,就是因为市场基于特斯拉的发展路径,对优秀的后来者有明确的预期,特别是理想和小鹏都有不错的交付量。”

一场骂战成就了谁?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以33.92%的涨幅远远超过了蔚来、理想,甚至是特斯拉,成为了当天增长“最猛”的一只股票。

那么,小鹏会为什么会这么猛??这就要从广州车展说起。

11月20日,小鹏汽车在广州车展宣布,小鹏汽车将从2021年生产的车型开始,升级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系统,采用激光雷达技术提高性能。届时,小鹏P7将成为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汽车。

正在大洋彼岸接受隔离治疗的马斯克立刻坐不住了,在推特上回应称,小鹏汽车只有特斯拉的旧版软件,没有特斯拉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并且,这只是小鹏的问题,其他中国的公司是没有的。赤裸裸地讽刺小鹏汽车是一家抄袭的企业。

身为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当然不愿意哑巴吃黄连,随即就在朋友圈与微博进行回击,直接下战书警告马斯克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明年中国的自动驾驶“会打得你找不着北”。

两大掌门人这次的骂战,看似针锋相对,仿佛要致对方于死地,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刀光剑影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千载难逢的营销炒作。

借着攻击小鹏的新技术,马斯克在无形之中掩盖了此前疯狂造势的Model?Y在广州车展的缺席;而在小鹏汽车的角度出发,虽然马斯克的污名化让其愤恨,但不得不说,借着马斯克和特斯拉这两大流量体,小鹏汽车这次成功完成了一次“出圈”,不但点燃了吃瓜群众心中的民族情怀趁机收获了一波爱国粉儿,还引来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小鹏股价高达?33%的涨幅就佐证了这一点。

眼看着蔚来、理想、小鹏三大国内新势力,跟在特斯拉之后,在美股混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其他车企说不眼红是假的。

尤其是上汽、广汽这样的国企,在近期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一阵新能源或者纯电动品牌的独立潮流,并紧锣密鼓地展开布局,以期早日实现资本化运作。

股市的“不测风云”

但股市就是股市,起伏涨落,变化莫测才是它的本色。

这不,周二还在峰顶赏春光无限好的国内电动三杰,受到“做空”消息影响,不过一夜之间,便相继大跌,数十亿瞬间蒸发。

截至当地时间周三美股收盘,小鹏汽车股价大跌9%,报收于64.27美元,公司市值为462.58亿美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损失45.8亿美元;理想汽车股价大跌7.37%,报收于40.72美元,公司市值为340.56亿美元,较前一个交易日蒸发27亿美元;蔚来汽车股价盘中一度大跌逾6%,但在收盘时微涨0.34%,报收于53.69美元,公司市值为724.23亿美元。

据第一电动网统计,在最新的全球车企市值排行中,特斯拉仍然稳居榜首,蔚来、小鹏与理想分别以4761.16?亿元、3041.05?亿元、2238.88?亿元位列第4、第11?与第?14?名。除了蔚来保持此前名次,小鹏与理想的排名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超涨与超跌之间,似乎毫无边界,也毫无预警。

但对于那些拼了命要在智能电动江湖站稳脚跟的新老车企而言,此时此刻股市“围城”之内发生的一切都充满了魅力,因为比起未知的风险,他们更愿意信仰大浪淘金的刺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眼看到了2020年末,那些坎坷了许久的新势力们有的已走向消亡,有的却终于走上了正轨。

比如新势力中最被人们所看好的蔚来,在12月1日他们骄傲的宣布11月共交付新车5291台。要知道这已经是蔚来连续第四个月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并自今年4月以来连续第八个月实现同比翻番。

截止目前,蔚来前11个月累计交付36721台,同比上涨111.1%,全年交付量超过4万辆应该是“板上钉钉”。李斌此前更是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团队正在与合作伙伴一起进一步提升产能,预计明年一月份将全供应链产能提升至每月7500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看上去是在说“产量”,实则是在说“销量”。因为一直以来蔚来都采用的以销定产模式,这意味着在李斌的眼里,蔚来明年1月销量或可达7500台;再按照今年的势头,一副要冲击十万年销量的架势。

紧随其后公布销量的是小鹏汽车,他们11月交付了4224辆,比10月的3040辆增加了1184辆,增幅为38.9%,相比去年11月更是同比增长342%。今年1-11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21341台,同比增长87%。

其中最亮眼的部分莫过于其主力车型——P7,11月交付了2732辆,环比增长30%,累计交付了11371辆,刷新了造车新势力品牌单车交付破万速度记录。当然,老将G3也达到了1492辆的月交付量,环比增长59%,同样创2020年新高。

最后公布成绩的理想汽车,仅凭一款?理想ONE也取得了4646辆的成绩,环比10月增长25.8%,再创单月交付量纪录,并且今年1月至11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6498辆。

顶着如此耀眼的销量,三家企业的毛利率也是蹭蹭往上涨。都实现了毛利率转正那是最基础的,其中蔚来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正毛利率,三季度为14.5%;年第三季度小鹏也首次实现毛利率由负转正,为4.6%,而由于理想只有一款车一个配置,对于成本的控制非常有利,因此其毛利率更是高达19.8%,仅次于特斯拉。

在过去的时间里,毛利率一直被视为判断造车新势力是否拥有造血能力的重要指标。如今这美股三兄弟发展势头都不错,按照道理来说股价应该也是一路飞涨,与销量利润齐飞,可万万没想到在五天的交易日里,三家车企的股票却疯狂下跌。

12月1日美股收盘,蔚来股价收于45.36美元/股,下跌10.23%,市值跌至611.9亿美元,低于比亚迪,失去中国车企市值第一宝座位置;理想汽车股价收于34.86美元,下跌3.14%;小鹏汽车股价收于52.36美元/股,大跌10.89%。一日之间,三家造车新势力的市值合计蒸发了超过800亿元,不过这还不算完。

12月2日美股开盘,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低开后继续大幅跳水,股价跌幅纷纷超10%。所幸在最后收盘之时三家股价又高走,但上涨幅度最高的也没超过7%,整体还是下跌的状态。于是自11月24日以来的五个交易日,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股价分别累计下跌16.12%、27.15%、24.82%,市值蒸发近2000亿元。

回想一年前,蔚来汽车还在退市边缘徘徊,CEO李斌也被调侃为2019年“最惨的人”。然而仅一年后,蔚来汽车股价却强势反攻,尽管当下并不是中国汽车品牌市值第一,但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起码长安、广汽、长城等一众龙头企业股价都无法与之抗衡,还包括百年奔驰、百年福特等历史悠久的国外传统汽车品牌。

是啊,想想这些年销量突破百万级的企业,市值却抵不过三个刚刚毛利率转正的“愣头青”,即便不买股票,或者对股市所知甚少的人也会察觉到隐约的不对劲。股价有“泡沫”倒不稀奇,但新势力的泡沫究竟有多大?

就拿最具代表性的特斯拉来说,回看他们过去的一年的股价,从年初的80美元/股,涨至当前的近600美元/股,年度涨幅已经达600%。如今马斯克的净资产升至1280亿美元,超越比尔·盖茨,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富豪,仅次于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全球首富近在咫尺。

但马斯克却不止一次的表示特斯拉的股票是虚高。比如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1日,马斯克就在给员工的一封电邮中警告称,他们必须控制支出,以继续实现季度盈利,否则高飞的特斯拉股价就会即刻崩塌。

那么特斯拉尚且如此,蔚来、小鹏、理想则更甚,目前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占率不足?5%,造车新势力每年合计销售量不足?60?万,与传统车企相比差异巨大。

即使他们的市值不能用传统车企的标准去衡量,盈利模式也区别于传统车企单一的“卖车”,但就从最基础的市销率来看,小鹏的市值是其企业收入的144倍,蔚来是38倍,而丰田为1.5倍、大众为0.2倍,也就是说小鹏还需要再赚144年的钱,才能够匹配当前的市值。相比起来特斯拉反而是最靠谱的,市值仅为其营销的19倍,还算在合理范围之内。

其实相似的情况在上个世纪就曾出现过,1994年,浏览器、万维网等新兴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互联网科技热潮,就引发了资本的疯狂追逐。

1995年至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743点上涨到5132点,短短五年上涨了6倍,市值一度高达6.7万亿美元。而从2000年开始,纳斯达克指数跌到2002年10月的1108点,下跌幅度接近80%,市值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包括我们熟悉的乐视,在A股这样的舞台上,有了好的“故事”都能用5年时间把市值突破?1700?亿,成为创业板的神话;只是最后结果怎么样,大家想必都还记忆犹新。

因此尽管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趋势不可逆转,电动车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重要载体,意义重大。汽车产业也将伴随产业链的价值转移,重视前端研发设计、技术升级与后端软件溢价,迎来新的爆发点。

但随着众多国际巨头加快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当资本的潮水褪去,也许我们会看到,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造车新势力的业绩还会不断增长,但股价却很难再创新高,用更多的利润去填补泡沫破碎后的坑,将会成为主旋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汽车 # 理想 # 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