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资讯 汽车资讯

蔚来汽车大股东香港公司_蔚来汽车 香港

tamo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1.合并沃尔沃!还要投资蔚来成为第三大股东?吉利在想什么?2.蔚来汽车十大股东分别是谁?股东包括:1。李斌于2000年成立了电动车公司。2.刘,原集团董事长。3.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4.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5.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6.章雷,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蔚来汽车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旨在打造各种全球电动车品牌,为用户提供高性能电动车和智能电动车,同时为用户带来非常好的体验,打

1.合并沃尔沃!还要投资蔚来成为第三大股东?吉利在想什么?

2.蔚来汽车十大股东分别是谁?

蔚来汽车大股东香港公司_蔚来汽车 香港

股东包括:1。李斌于2000年成立了电动车公司。2.刘,原集团董事长。3.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4.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5.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6.章雷,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蔚来汽车

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旨在打造各种全球电动车品牌,为用户提供高性能电动车和智能电动车,同时为用户带来非常好的体验,打造更加愉悦的生活方式。蔚来汽车实力很强,有十几家知名机构投资,CEO参与。

蔚来汽车EC6续航里程多久

工信部车型的纯电动续航里程为610km,也是该车型版本中续航里程最高的版本。整车定位是中型SUV,纯电动版,整车上市时间,2020年5月。采用前置永磁同步电机和后置交流异步电机。匹配的电池组为三元锂电池。

百万购车补贴

合并沃尔沃!还要投资蔚来成为第三大股东?吉利在想什么?

1月19日,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和财产险4种牌照,前3种牌照大部分经营范围实际是重叠的,可以认为是同一种,即人身险牌照,另外一种即财产险牌照,保险经纪属于保险中介的一种类型(保险公司注册资金需要2亿元以上,保险中介公司则需5000万元)。车险则是财产险的一种。保险牌照是由银保监会颁发的允许牌照持有机构合法合规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牌照,即持有该金融牌照的机构才可合法合规地经营保险业务。

事实上,早在2012年,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支持汽车企业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和支持汽车企业出资设立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公司,或者采取与已有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公司合作,由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公司统筹开展汽车保险业务。也就是说,在政策层面,早就鼓励车企自己干保险业务了。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新能源车险无疑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保险行业数据预测,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车险年度保费将提升至2000亿元左右。

显然,了解这一点的不只是蔚来。

1.他们都比蔚来早

实际上,在蔚来之前,就有广汽、上汽、吉利、小鹏等车企布局车险业务。

由广汽集团等企业发起成立的众诚汽车保险,于2011年成立,注册资本22.6875亿元,是国内首家挂牌新三板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经营业务范围以车险为主,涵盖车险、企财险、工程险、责任险等产险业务;上海汽车集团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2亿元,是上汽集团与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共同组建的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着力于打造重点车型专属品牌保险及相关领域创新保险产品,发挥上汽金融板块协同优势,提供汽车保险+车主服务。

2018年,吉利控股全资子公司易保保险获批经营相关保险代理业务,主要为吉利下属六大品牌的车主搭建以“车友保”车联网车载平台的车主服务体系,提供保单查询、报案、产品购买等服务。此外,吉利在去年以持有合众财险1.33亿股股份深耕车险业务(合众财险成立于2015年,车险业务占比达9成以上),持股比例为33.33%,拿到一张财险牌照。

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率先在2018年成立了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并获准开展汽车保险代理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在2019年收购了美国马克尔公司(Markel Corp),获得保险经纪牌照;2020年在上海成立保险经纪公司,由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去年10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宣布会推出一款针对于驾驶员实时驾驶行为的专属车险服务,被称为UBI(即基于用户行为的保险),以期在车主服务、数据收集等方面形成优势。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曾表示,“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拿保险中介牌照或是财险公司牌照,一方面,双方可通过汽车销售网络,考虑如何运作,将车险业务做大做强;另一方面,针对于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双方可探讨、创新新的车险领域。”

不仅仅只是车企入局车险业务,市值超过万亿元的新能源宁德时代也在该领域进行布局。去年7月份,中法人寿保险正式更名为小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至30亿元,其中宁德时代持股30%,成为第二大股东。宁德时代曾表示,投资保险公司是以险资的长期资金匹配公司拟推广的电池银行、储能运营,是公司搭建商业模式创新基础的方式之一。随后在10月份,宁德时代又与中国人保财险达成合作,聚焦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相关保险产品的销售、改善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服务体验。

2.车险业务是“赔钱赚吆喝”?

尽管车企以不同形式入局车险业务,但这些险企的盈利情况似乎不容乐观。

前面提到广汽出资成立的众诚保险,在成立当年的营收仅为2048万元,亏损4013万元;到2017年度,营收达到了12亿元,亏损4296万元;2018年上半年,依旧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收窄,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1206.51万元。在亏了6年半后,众诚保险才实现盈利。

合众财险则是自成立以来,始终未走出亏损周期,2015年至2019年合计亏损超2亿,而在2020年,再度出现5081万元净亏损。

小鹏的情况则不同,由于不用小鹏合作机构的车险业务,影响OTA升级实现的只能理赔及专享续保等服务而被车主投诉。

据了解,银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去年向各银保监局、各财产保险公司下发《关于新能源汽车专属产品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产品的附加费用率不得高于15%。这就是说,险企在承保新能源车时可使用的费用空间变小了,压缩成本成为险企生存的法则,随之而来的是车险业务员的佣金减少。

据某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介绍,一张2400多元保费的保单,优惠之后车主仅需交1500余元,而业务员抽取佣金只有几十块钱。

综合上述原因,在去年12月27日上线的新能源专属车险推出后,消费者发现新能源车保费涨了。

商业车险保费目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商业车险保费=基准保费×费率调整系数。在基准保费方面,与传统车险相比,整体而言新能源专属车险三者险基准保费下降0.1%,车损险基准保费下降1.2%,二者综合下降约0.8%。

具体来看,对整车价格在25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保证车损险基准保费不涨价;而以特斯拉为首的造车新势力基准保费上调较为普遍,主要原因为维修费用、核心部件及零部件价格较高,该类车赔付成本更高。

这就造成了在原来的车险业务中险企不赚钱,而在新能源车专属险推出之后,由于明确了三电系统的保险范围,险种增多,引起保险价格上涨,车主又觉得不划算。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新能源车保险的推出是很好的事情,但成本增加偏高,使用新能源车省下的油钱可能要拿来交保险,导致新能源车似乎不划算,形成‘买得起用不起’的现象,不利于新能源车推广。因此车企要建立自己的保险品种,行业要有更精准的保险测算,国家也要支持保险费用的合理补贴。”

3.蔚来为什么还要干?

在保险业内分析师看来,新能源专属车险保费的调整预计不会对新能源汽车销量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保养费用及行驶能耗费用较传统汽车有一定优势,保费的调整不会影响到新能源车的综合价格优势;其次,新能源专属车险实现差异化保费,控制了价格敏感型车主的投保成本,保费调整不会影响到该部分消费者的购车选择。

此外,新能源专属车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保险公司与新能源车主之间在保险责任界定方面的矛盾,能够为车主提供更加全面和高质量的保障服务,而新能源车保有率的提高又会带来更多的保单,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业务,势必会在综合层面降低车主的购车成本,在同样保险项目的前提下,哪家的保费便宜,或者是在同样保费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服务,才会吸引住用户。

在新能源专属车险推出之后,蔚来计划在今年3月分推出服务无忧2022版:1.新购买服务无忧包定价维持不变,同时包含新条款新增的三项附加险(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自用充电桩损失险和自用充电桩责任险)对应的保障内容;2.仍在服务无忧2021版服务期内的用户,无需增购新条款三项附加险,现行服务无忧将包含对应的保障内容;3.保险无忧的定价依然为保险费用+1680元蔚来专属服务,保留了最核心的补漆、基础保养、取送车、上门补胎、代步出行服务和事故安心等服务,整体保费的变化与用户所在地区、违章记录、过往出险情况等因素有关;4.仍在保险无忧2021版服务期内的用户,事故理赔权益和体验与新条款主险没有差异;5.车主可按照自己的用车情况,选择服务无忧或者保险无忧产品。

卖车的代卖保险不一定赚钱,但是可以圈住用户。车险业务能够让蔚来这样的用户型企业直接连接C端用户,延长蔚来车主的用车服务周期,提升业务增长空间,从而建立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生态。

写在最后:汽车保险是消费者购车接触到的第一个服务类产品,车企如果以车险直销模式直面终端消费者,那么车辆交付成为车企在提供消费者用车服务的开始,后续以车险为服务起点,可以开发出更多后市场、车主权益等新的服务模式。如此一来,既可以提升消费者服务满意度,又可以为车企带来更多的营收,同时又有鼓励政策的加持,蔚来何乐而不为?

蔚来汽车十大股东分别是谁?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汽车圈这两年有个明显的现象:“抱团取暖”,整个汽车行业都在进行深度融合:

拿下欧宝的PSA动起了和FCA整合的念头;

奔驰宝马在无人驾驶以移动出行方面也走到了一起;

大众和福特更是开展了范围更广的结盟运动,涵盖了双方很多优势车型;

丰田则在日本拉起了一支大联盟,都是专门围绕无人驾驶技术的日系主机厂和零部件公司;

而即使闹出戈恩出走事件的日产和雷诺,也没有分手;

……

说到底就是因为随着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传统主机厂的地位开始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大家真的没有资本再相互内斗了。

最近市值一度超过“奔驰+宝马+奥迪”的特斯拉就是给传统车企的一个最好的警醒。而如果之后,Waymo的无人驾驶率先商业化落地,那必然会给全球主机厂们带来灭顶之灾。

这一波抱团的风潮,似乎吹到了国内——吉利和沃尔沃要整合了。

也许你会问,难道吉利不是早在2010年就买下沃尔沃了吗?

事实上吉利虽然买了沃尔沃,但沃尔沃一直都是独立运营,吉利只负责给钱。而这一次“舒服哥”要做的就是:把沃尔沃汽车装入到已经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的口袋里。

而且有趣的是,因为PSA和FCA的合并导致车企排名榜中少了一家公司。。。

也就是说,等吉利和沃尔沃整合之后,年销超过200万辆的“吉利沃尔沃新公司”,就会直接挤进全球前10的车企排行榜,成为中国车企唯一一个上榜的企业。

01

这样的整合

并非一边倒的叫好

面对这样的整合,国内看好声势不低。

毕竟我们不少国有车企集团都是通过牺牲近50%的控股权,以合并收益的方式,用旗下合资车企的销量来标榜自己“我进了全球10大车企啦!”

相比之下,吉利和沃尔沃合并之后,新的“吉利汽车”可是自己实打实地将旗下品牌卖出了超过200万辆,靠一身真本事进的排行榜。

不过对于此次合并,相关的质疑声浪也不小,并且国内国外的都有:

国内来看,虽然目前吉利已经是自主一哥,也是奔驰的大股东,手握多个国外汽车品牌,但很多国人仍然质疑:吉利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把沃尔沃完全整合进自己的体系里。

毕竟沃尔沃不管在技术底气还是在品牌调性上,至少在当下,都领先吉利不少。而且这几年吉利能在国内高歌猛进,确实也是有沃尔沃的品牌背书和技术输出的功劳。

在国外,瑞典人对此次的整合忧虑更甚。他们最关心的一个大问题,是自己的自主性是否会受到影响。

要知道之前好不容易摆脱了福特的控制,并且刚刚在2019年迎来历史上最高的销售业绩,却突然又要被吉利整合?虽然说吉利出钱帮他们渡过难关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原本的独立自主突然又“寄人篱下”了,瑞典人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难以接受。

而且过去在福特时代,沃尔沃虽然没有自主权,产品研发和市场也受到福特全球战略的制约,但在危急时刻,福特总能给予不少的资金帮助它渡过难关。

而如今吉利的投入都是为了日后的技术转让,沃尔沃更多的是承担整个吉利集团的研发重任。所以可以自我造血的沃尔沃,自然不甘心失去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02

受困于缺乏纯电平台的沃尔沃

其实目前也拿不出有竞争力的车

和大家想象中传统汽车厂的保守不同,沃尔沃在新能源汽车战略上,其实是比较激进的。

激进背后的有几个原因:

沃尔沃所在的欧洲对车的排放有很严的要求,之前的WLTP续航标准,已经杀了很多车企个措手不及;

未来“碳中和”和“放弃内燃机”的愿景,更是让各个欧洲车企不得不考虑加速自己电动车的研发节奏;

而在眼下,特斯拉德国工厂即将投产,毫无疑问?德国政府也会为这个工厂买单。虽然上海一年开工一年投产的现象估计很难在德国复现,但是两年之内将Model?Y和Model3推向欧洲市场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我们再来看一看沃尔沃现在有的纯电动车:Polestar?2和XC?40纯电版。

这俩车性能都要输给特斯拉一截,说到底还是没有纯电动整车平台支撑的结果。毕竟拿着CMA平台来改的两款车型,不管是从底盘布置效率,还是从可以搭载电池的电量,都已经很难达到顶尖水平了。

当然,沃尔沃也认识到这个缺陷了。在2019年开始,拉来了吉利一起开发全新的PMA纯电平台。但这样激进的做法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的。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大众70亿美金MEB平台的投入”,以及沃尔沃和吉利2018年峰值时,各自每年100亿人民币左右的利润,目前的吉利和沃尔沃是很难有余力加速推进这个项目的,而一旦稍有不慎,PMA平台就很有可能成为拖垮整个集团的白绫。

再来看看沃尔沃的无人驾驶技术,其实在研发上也是比较落后的。

沃尔沃在这个领域的布局主要是两个:

为Uber提供XC90原型车;

和Autoliv成立的合资公司Zenuity,用来开发无人驾驶算法平台。

在新能源技术上,沃尔沃缺的只是钱,但在无人驾驶上,没有大量的路测就意味着:沃尔沃的无人驾驶控制器在机器训练上也是存在非常大的不足的,以后的商业化落地肯定会远远落后于Waymo和Cruise。

03

整合

说到底就是为了钱

所以之前有粉丝问,“吉利和沃尔沃整合到底是为了啥?”

从整体战略上来看,吉利整合沃尔沃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多半是想要尽快融到一笔资金,而且是一笔大额资金。

理论上要解决资金问题,也可以找银行贷款,但这样融资成本比较高。

你如果留意过吉利的负债率就会发现,这两年吉利集团的买买买以及在全国四处开花的工厂,都难以让吉利再放开手脚找银行贷款;所以去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是成本最低的做法了,而吉利手中最大的筹码就是还没有上市的沃尔沃。

沃尔沃其实也在2019年找来一堆国际投行,研究过上市的事情,甚至都已经到了路演这一步。但各大投行对沃尔沃180亿美金的估值,远远低于李书福300亿美金的心理价位。

既然市场不景气,给不出高溢价,那吉利的做法就和国内A股市场不少公司的做法相差无几了:把沃尔沃的资产装到已经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中,然后走借壳上市的老路。

至于双方说的未来会在斯德哥尔摩上市,目前来看可能也只是为了平复一下瑞典人的心情。

毕竟从钱的角度来看,我们A股市场的估值、对新能源车的看好以及吉利整合的概念似乎都更适合这个公司。

吉利这几年在国内造车的品质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沃尔沃给到的技术支持以及不少的专利转让。甚至在包括很多内燃机技术研发的阶段,吉利就投入了巨资,等到研发成果出来之后再进行转让,这相当于李书福雇了瑞典工程师给吉利做开发啊。

除了技术之外,吉利更看中沃尔沃的全球销售网络渠道。而这个,沃尔沃在之前的十年从未共享给吉利。

从中国汽车行业短期见顶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来看,吉利想要维持稳定增长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从大众、通用手中去夺取中国式市场的份额或者进军全球市场。

要么通过沃尔沃进军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

前者其实并不容易,比如全套沃尔沃体系打造的领克,不管怎么说,在短时间里都难以撼动大众的市场地位。而后者则是当下的一条维持持续增长的捷径。

沃尔沃是吉利手中最后的一张牌,也是吉利参与国际汽车行业竞争的最大倚靠。

在集团内部,将潜力发挥到极致无可厚非。不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汽车企业要想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竞争里领先,和更擅长软件的互联网公司结成同盟,甚至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整合,才能把自己的优势和未来的前瞻科技相结合。

所以两个传统车企整合在一起,或许是很难得到特斯拉那样的高估值的。

04

沃尔沃还不够

吉利要入股蔚来?

最近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新闻:继广汽之后,也传出吉利要投资3亿美元给蔚来。

还有消息人士分析,此刻入股市值近40亿美金的蔚来,大致可以买到近10%的股份占比,也就是说,如果一切如消息人士所说,吉利将成为继李斌和腾讯之后第三大股东。对于此事,蔚来和吉利方都表示:不予置评,以公告为准。

虽然最近吉利投资阿斯顿马丁铩羽而归,可能账上2亿多英镑亟待花出去,不过以目前我知道的信息来看,反而认为蔚来对于吉利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投资标的。

先说蔚来有啥?铁杆车主人际网络、高端品牌、换电网络、电机电控技术。

看起来吉利收购蔚来很香,但别忘了吉利手中的沃尔沃。

手握一个100%控股的沃尔沃,并且和奔驰在开发下一代纯电动smart,积极准备着进军全球市场的吉利,其实完全不缺高端品牌,卖40万以上的价格对目前的沃尔沃来说轻而易举。

所以从产品布局层面上来说,蔚来的国产40万价值在吉利手上是打了很大折扣的。

再加上沃尔沃品牌旗下,还有专注在电动车品牌的Polestar,沃尔沃也有正在联合开发的纯电动平台PMA。当前规划的Polestar旗下全系车型的定位都是全盘瞄准特斯拉来的。而PMA的定位肯定不会比大众的MEB低。

因此从技术层面,蔚来对于吉利的帮助非常小。

关于平台技术方面,有一件细节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蔚来底盘工程团队的高级总监是Jim?Luo罗健,之前和一个行业内的朋友聊天中得知,罗博士之前是TRW做制动出身,那位行业内的朋友明确告诉我说TRW自己是没有底盘开发能力的。(在供应商里面,唯一能说自己是开发底盘的,大概只有麦格纳)。除了TRW之外,罗博士也曾担任沃尔沃上海研发中心主动安全与底盘总监。

所以问题就来了,蔚来作为一家新势力造车企业,其量产项目积累只有屈指可数的ES8和ES6,研发和造车经验相比老牌外资车企巨头来说,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的。

而蔚来的底盘总监来自吉利旗下的沃尔沃,所以从技术角度看,吉利有沃尔沃真的就足够了。

所以我的判断是,有着沃尔沃的吉利,很难让蔚来和自己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所以大概率不会吞并蔚来,即便要投资,最理想的就是先财务投资观望一下。

何况现在蔚来估值正处在一个较低的位置,以财务投资的方式,去抄底一个拥有高粘度用户的企业,对吉利来说也未尝不可。

(来源:网络)

年前传出广汽、吉利、上汽都在都在争相入股蔚来的消息时,一个提车7个月的吉利几何A车主和我说“我倒是希望吉利能赢。”

当他看出我脸上的疑问时,他说,原本吉利意在树立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几何”,而目前提车的这半年里,明显低于自己心理预期太多。

产品本身的驾驶感受相对满意,但低于预期的是一个全新的品牌,服务和传统品牌几乎没有两样,用户运营思维从上到下感受不到一点变化,而新能源车最大的亮点OTA,更是在当时几个月下来,应用商城依旧无一个软件可下载。

那么你希望吉利在这场传闻中的竞购里获胜吗?

奔!走!相!告!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做一家良心且客观公正的新能源汽车媒体,也在尽力写出对大家有用的新闻和评论内容,如果觉得我们的东西有点意思,记得关注我们~

前段时间,我们根据销量和热度榜

刚做了11款热门车的真实续航测试

当我们把这11款车的电全部跑光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关注电动车公社公众号

回复「续航」,就可以看到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蔚来汽车十大股东分别是:

李斌股权占比低于20%

网上车市从蔚来汽车内部了解到,在D轮融资前,李斌在蔚来汽车中的股权占比为20.83%,加上之后的10亿美元融资,其股比将低于20%。前十大股东中,还包括了腾讯、百度、Smart Group(刘强东)等,它们分别持股9.41%、3.63%以及2.82%。

这些股东中不乏互联网企业的身影,以百度为例,投资蔚来是有意与其共同发展无人驾驶汽车。

未来的汽车极大概率是向无人驾驶技术发展,传统汽车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必须与互联网企业相结合。百度入股蔚来汽车,可以将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在蔚来汽车的产品上,实现双方共赢的场面。

扩展资料:

一个公司在初创之时,资本来自于各个股东的初始投资,这个时候创始人通常持有很大股权。可是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几乎都会面临经营开拓等方面的资金问题。公司的想要发展生存,就必须要进行新的资金注入才能维持,并且金额巨大。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就需要进行资本融资,而创始人的股比就在这一过程中会逐渐被稀释。李斌在蔚来汽车中的股权由20.83%下降到20%以下,也是不断融资所致。而公司董事李想和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均未进入前十大股东当中。

蔚来汽车已经聘请摩根士丹利、高盛、美银美林、瑞士信贷、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八家投行,为其今年的赴美上市计划做准备工作。预计蔚来此次IPO的融资规模为10-20亿美元,届时其将成为阿里巴巴之后在美股IPO规模最大的中国公司。

参考资料:

人民网-蔚来汽车十大股东曝光

文章标签: # 吉利 # 汽车 # 沃尔沃